行路难的文章


行路难的文章
  篇一:行路难
  乘车是我生活中不能少的,今年,我到上海走了一趟,我和同事从镇安到上海,中途在西安换乘一次,用了不到二十个小时,我们穿越了大半个中国。一路上,躺在床位上,听着舒缓的音乐声,列车风驰电掣的飞奔在陇海线,车内隆冬中温暖如春的乘车环境,完备的设施,周到的服务,让人犹如在家的感觉。快乐的旅途中,邂逅了两位和善老人,他们是镇江人,在西安工作,他们和陇海铁路有着不解的情缘!他们用一份相拥暮年的和谐,平和向上的语调,叙说脚下的这条路。
  从朝雾到晚霜,在这条铁路上走过了二万五千公里,相当于红军长征的一个来回。从英姿勃发的少年一直走到垂垂的暮年,几乎可以踏碎枕木下每一块石粒,见证路旁四季轮换中的青草和衰蒿。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心园与家园的距离,一直在渴望和寻求之中行进奔波。
  过年总是要和家人团聚的。过年回家,这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血脉,至今还流淌着思乡的情怀——汇集在火车站的庞大人海就是最生动、最鲜活的注解。年年有春节,年年要回家,却年年回家难。在拥挤的人群中,大家都归心似箭,抢啊挤啊,有立锥之地就已万幸。一票难求的岁月虽然远去,但他们口中那份真实的记忆,让人听了以后心里酸酸的,那份用鬓角白发记录的往昔,紧握在暮色中紧紧相拥着两位老人的手中。
  车到镇江后,两位老人被子女用车接走,两位老人辛涩的乘车记忆也画上圆满的句号!
  在上海办完事情,拒绝了朋友盛情相送,我们亲身感受了上海轨道交通的便捷,先乘轻轨,然后换乘磁悬浮,在大都市的地上地下反复来回奔波,换乘几次以后,在最后时刻赶到机场。在轻轨的轰鸣声中我感受路得发展,在磁悬浮列车的飞奔中,体味路得升华!
  当我满身疲惫的安坐机舱中,邂逅一位常州的女孩,交谈中知道,她是西安财经学院的学生,每年上学和回家,她都是乘坐飞机来回,那份从容享受现代交通便捷的心态,迢迢千里的求学路,用两个小时完成,相比当年的我的求学路,心中只有一份长长的感叹……
  时过境迁,现代化的交通网早已打破传统乘车观念,秦岭顶峰碾冰压雪的旅程永远不会回来。冰天雪地中的那段幸涩危险的旅程,在那个年代是那么平凡,可它却永远地打动了我,撬打了我的心房,留守在心灵家园的记忆,不时在那条弯弯的乡路上徘徊。每逢年节的时候,通往小镇的这条路又会富有生气了,款型各异飞奔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的汽车,来来往往从外面赶回来的人们,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,脚步匆匆的奔向小镇上那缕缕炊烟升起的地方。
首页1234尾页